中国政府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 苏州市人民政府
适老版
无障碍
智能问答

当前位置: 首页>新闻中心>繁华姑苏

一起感受浓浓的“白洋湾小年味”

发布时间:2022-01-26 11:19来源:姑苏区宣传部访问量:


  “妈,政府鼓励我们留苏过年,今年我们就不回家了。我现在跟着苏州阿姨做‘廿四夜’团子,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。你看,这是我做的团子,下次回家我来教你们做苏州的团子。”日前,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妇联开展“体验小年习俗、开启浓浓年味”迎新春主题活动,来自山东菏泽的苏景华等留苏人员现场体验了一番“苏式小年”习俗。他还以手机直播的方式,向老家的亲人介绍现场的情况,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“白洋湾小年味”。

  包“廿四”团 全家人团团圆圆

  “与北方的传统不同,老苏州的过年是从农历腊月廿四开始的,因此这一天被称为‘小年’,做团子、送团子、吃团子是必备的一道‘年味’。”老苏州宗玉英阿姨介绍,苏州有“廿四夜”吃团子的习俗,邻里乡亲都会聚在一起做团子,将做好的团子放在竹匾里,晚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“廿四”团,寓意一家团团圆圆、幸福美满。

  现场,老苏州戈千金阿姨拿起一团糯米粉在手上一搓一揉,再把馅儿加进去,收好口,再团一团,一只圆圆的肉团子就做好了。一旁的留苏人员刘海云认真地看着老苏州们做团子,还笑着说:“我们北方和这边有点不一样。北方的小年是腊月廿三,当天家家户户要祭天祭灶台,还要吃饺子和糖瓜。今年,我在这里跟着老苏州做团子过南方小年,觉得也挺好。”另一位新苏州袁胜萍则揪起一块糯米粉,学着老苏州的样子搓起来,再小心翼翼地夹起肉馅,收好口,结果将团子揉圆的时候,里边的馅漏了出来。看着自己揉出来的团子,她忍不住笑了,“做苏式团子看看简单,其实也不简单啊,看来还得取取经。”

 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,一只只精致的“廿四夜”团子摆放到竹匾里,让人垂涎欲滴。很多新苏州是第一次做“廿四夜”团子,但也越做越有模样。看着自己亲手做的团子,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。新苏州冯银霞感慨地说:“今年没有回家,虽然有点遗憾,但留苏过年,我提前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。”

  红枣夹糕 红红火火“年年高”

  苏州人过年做年糕,以谐音取“年年高”之意。而在白洋湾及周边地区,以前腊月廿四家家户户都会蒸糕,祭送灶神升天。“蒸了糕,放上枣,蘸上糖,让灶神甜住嘴,让其上天言好事,不说人间坏事。”老苏州李桂金说,现在生活越来越好,平房变成了楼房,一些做糕的传统工具被遗弃。但老一辈的苏州人并没有把这个传统遗忘,他们会通过简化制作工艺,保留老苏州过年的传统。“现在每到腊月廿四,老苏州会做上一盘红枣夹糕,寄托了人们对新春的美好愿望,寓意新的一年蒸蒸日上、红红火火、团圆吉祥。”她说。

  李桂金是土生土长的白洋湾人,也是远近闻名的美食达人,她做出来的红枣夹糕,香甜软糯,左邻右舍赞不绝口。“做红枣夹糕听起来蛮难的,其实非常简单,只是费时间。”她说,红枣提前浸泡两个小时后去核,枣的一边剪一刀,糯米粉加上白糖加温水和面成团,取适量粉团搓成长条塞入枣中,再放上葡萄干,上锅蒸10分钟即可。喜欢吃甜食的可以最后熬点糖浆淋上,也可以淋—点点桂花蜜。

  现场,不仅仅是新苏州人,就连一些孩子也有模有样地学做起红枣夹糕来。“红枣夹糕新鲜出炉啦!”随着李桂金一声喊,孩子们顾不得烫手,纷纷抢着自己制作的红枣夹糕,高兴地品尝起来。“红枣夹糕带着红枣的清香和糯米软糯的口感,好吃不腻。看到这个场景,想起我们小时候围在锅旁等着吃热腾腾的年糕的样子。”老苏州顾水娥笑着说。

  福袋蛋饺 福气满满“年滋味”

  在苏州饮食习俗里,蛋饺象征着圆满、财富,黄灿灿的蛋饺就像是圆圆的金元宝。而在白洋湾一带,还流传着过小年制作福袋蛋饺的习俗。现场,老苏州曹雪珍教大家制作了不同款式的福袋蛋饺。她熟练地将黄酒、老姜、生抽、盐等调料放入肉末中搅拌,舀上一勺蛋液放入电饼铛,等蛋液凝固后,再将肉末放在蛋皮正中,筷子两边夹住,中间往后一推,一个福袋的形状就出来了。她还将葱放在热水中烫软,把葱扎在蛋饺上,福袋就更有模有样了。“除了点缀,福袋蛋饺容易散开,葱能起到固定的作用。”曹阿姨说,制作各种款式的福袋蛋饺,就是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福气满满。

  看着曹雪珍娴熟的操作,很多孩子也想尝试一下。不过,大家刚开始都有点手忙脚乱,看似简单的动作,其实也需要技巧和耐心。大家在谈笑风生中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。“小时候,只有过年才能见到这道菜上桌。那时候,我的妈妈告诉我,每一只蛋饺都包含着她对我们满满的关爱与祝福。”曹阿姨看着杨一一小朋友说。



摘自2022年1月26日《姑苏晚报》  记者  管有明  通讯员  沈瑜红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分享到:
TOP 打印 关闭